《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1《小英雄雨来》一课,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篇小说,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动人,很值得一读,尤其是小学生阅读兴趣浓厚。今天,教学本课之后有以下几点反思:
1、长课文怎样教?要抓住重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上课时,我重在引导学生解决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课文写了雨来的几件事?在学生交流过程中,趁势引导孩子用概括每段内容的方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同时练习加小标题;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画出你感受深的句子,说说体会。学生们学习起来,有重点,有目标,因此学习比较轻松、愉快。
2、学会抓住重点句子,很关键。课文内容较多,文字较长,怎样抓住重点句子进行理解?需要老师加以引导。我引导学生紧紧围绕“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这一问题入手,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找出一些关键句子,先读,再想,再谈。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2《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掩护交通员李大叔,和日本鬼子勇敢斗争的故事,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这篇文章,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很值得小学生读。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和反思:
一、把雨来的英雄形象作为教学的重点
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且给学生充分交流的学习机会。我将“英雄”一词贯穿全课,围绕英雄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从哪些地方体会出雨来的英雄气概?第二、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会具有这样的英雄气概?这样,牵一发而动全身,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内容也比较集中,教学思路也比较清晰。
二、抓住文中多处出现的反复的手法
《小英雄雨来》一文中,作者运用了一个最突出的写作方法——反复。为了强调某一个意思,突出某种情感,文章的作者往往将某些词语或句子重复使用,称为反复,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抓住了这些地方进行教学。
例1: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1句子中的词语反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鬼子军官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露出的气急败坏的情态,表现了敌人穷凶极恶的性格特征。反复的妙用,成了塑造反面人物的点睛之笔,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例2:大家都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这是句子的反复,抒发了大家见到雨来活着之后的万分欣喜和激动的感情。反复的作用,把人们又惊又喜的情态、又疼又爱的内心刻画得淋漓尽致,跃然纸上。
例3:“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是雨来的识字课本上的两句话,作者精心地选择它,并安排在师生的诵读中,它会深深地拨动读者的心弦。反复地使用,也暗点了小英雄雨来机智勇敢的力量源泉——“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它起到了深化中心思想的作用。
在今后的教学中,怎样在分析、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自然而又有效地渗透写作指导,仍将是我以后的教学中值得探究的一个方向。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3在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时,我正引导孩子们交流课文第四部分的学习体会,一个孩子对雨来为什么不要“扁鼻子军官”递给的糖和金戒指很感兴趣。我便鼓励其他孩子针对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初,一部分孩子都认为雨来不要鬼子的东西是因为他知道即使要了,有可能也是死路一条,还不如不要。我便启发学生思考:那么雨来不要,他就没有危险吗?他害怕鬼子吗?于是孩子们又有了不同的想法,“我认为,雨来之所以不要鬼子的东西是因为他从小就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他是一个爱国的孩子。”一个孩子说完。另一个孩子急着站起来说:“雨来一定不会要鬼子的东西,因为雨来是绝对不会贪这个小便宜,而出卖李大叔。”我便顺势引导:“是啊!同学们想想,如果当时雨来接受了扁鼻子军官的东西,他们会怎样看待我们中国人?”“他们会觉得我们中国人很贪财,爱贪小便宜。”
一个孩子愤愤不平地说。这个孩子话音刚落,另一个孩子接着说:“他们一定会觉得中国人没骨气。”我马上表示赞同,适时对孩子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啊!同学们,做人就一定要有骨气,不能丧失自己的尊严”。这时,教室里还有一只高高举起的手迟迟不肯放下。这部分的重点内容都分析完了,这孩子怎么还举着手?不会又给我出难题吧?教学改革以后,孩子们上课时的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可我却对有些孩子的独特感悟感到有些招架不住了,真担心又出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问题。可看到孩子那张着急的脸,我还是尊重了他,示意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涨红了脸,眼睛盯着我说:“老师,我觉得雨来可以接受鬼子的东西,当然前提是假装给鬼子带路,把鬼子带到我军的埋伏圈,就像王二小一样,然后趁机把鬼子歼灭。”听后,我真是大吃一惊,没想到这孩子居然有这样的想法,我马上对他进行了大力表扬:“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老师觉得你比文中的小英雄雨来还有机智,真佩服你!”可我的这一句表扬却引起了周围孩子们的议论,一只只手齐刷刷地举起来。“同学们,你们有意见吗?”孩子们纷纷点点头。“老师,我不太赞成肖闯同学的意见,因为鬼子是绝对不会跟着雨来走,他们都很狡猾。”
一个孩子发表完他的意见,教室里马上热闹起来,同学们都争着想发表自己的意见。“雨来这样做不行,原因有两点:其一是因为他如果说一个假设的地点,鬼子信以为真,那么雨来对鬼子来说就没有了任何利用价值,鬼子就可能会杀害雨来。其二是因为鬼子也不会相信雨来,一定会让雨来在前面带路。”“老师,我认为鬼子绝对不会相信雨来,因为他们看见交通员李大叔跑进了这间屋子。”……听到这里,我真感到惭愧,同时又为孩子们的精彩表现而感到高兴。我马上又做了一个小结:“同学们,你们真会思考,这位同学的这个点子的确挺好,但任何一种方法都得结合一定的环境来周密的考虑,不能只看到片面就得出结论。”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42出示课题:
(1)理解课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引导到学生质疑:看到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为什么称雨来是小英雄?)(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雨来是一位小英雄?)
预习探究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预习提纲:思考题:
A.文章通过哪件事表现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掩护李大叔、和鬼子斗争)
B.文章的其它部分与表现雨来是一个小英雄有什 ……此处隐藏6807个字……跃式阅读,议论的气氛非常热烈。在交流中, 我抓住文本,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看法, 体会雨来的勇敢,机智,爱国,贪玩;日本鬼子的凶残恶毒,尤其是扁鼻子军官虐打雨来一处,学生的朗读真是感人至深,仿佛自己就是雨来,这充分说明学生们已真正走进了文本,走进了雨来的内心世界,走进了那个战争年代。
学生们学习课文时较轻松、愉快。离课堂结束还剩下四到五分钟时,我心想:还有一点时间,让学生还可以在这一课收获些什么呢?全班汇报交流学习收获时,一个孩子告诉我:“老师,我有一个重大发现,这篇课文中有很多描写声音的词语。比如第三部分的‘吱吱’、‘哐啷’、‘咕咚咕咚’、‘哗啦哗啦’、‘叽里哇啦’等。”我将课文大概翻了一下,是阿!课文中像这样的拟声词的确很多。我立即对孩子的这一发现表示肯定,并引导其他学生去找找文中还有哪些拟声词。交流时,学生又找到了很多,如“嗡嗡”、“嘟嘟囔囔”、“唧唧咕咕”、“嗷嗷”、“呜呜地”、“轰的”、“哗哗地”等。于是,我对他们进行了引导:“同学们!如果课文把这些形容声音的词语去掉,行不行?为会么?”以此引导同学们在比较中体会拟场词在文章描写中的作用,进一步让学生感悟拟声词的好处。接下来,我启发学生思考,除了课文中写的这些拟声词外,你还积累了哪些形容声音的词语?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兴趣调动起来了,说了很多,如北风吹的“呼呼”声,闹钟走的“嘀嗒”声,春雨下时的“沙沙”声等。针对孩子们的发言,我鼓励他们说:“孩子们!你们知道得这么多,真了不起!如果你们在平时写作文时,把这些词灵活运用到文章中,会使我们的文章更形象、更生动。”
于是,我接着就布置了一篇小练笔。在一个月风高的夜晚,你一个人在家。突然门铃“叮咚”一响????请你把内容续编下去,并用上十个以上的拟声词。小练笔布置完后,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我能感觉到,到时的小练笔一定精彩纷呈。 语文教学就是要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引导他们把心中想表达的充分地表达出来, 要运用学生喜爱的语文活动激发他们的热情, 为语文教学点燃激情!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14《小英雄雨来》一课是原五年级上册选编的课文,新课标试验教材把它安排在了四年级下册第四组的第二课。我觉得这么长的课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难度还是满大的。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战争年代人们的生活,学习小英雄雨来勇敢机智的品质,从中受到爱国主义教育,二是运用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文中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教学的重点是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优秀品质,难点是用较快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小英雄雨来》的故事情节紧凑而又丰富多彩,跌宕起伏,将一位热爱祖国,不畏强敌的少年英雄展现在读者面前。课文前面的导读明确了本课的学习要求。
1、了解课文写了雨来的几件事。
2、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
3、复述故事
4、给各部分概括小标题。
成功之处:
1、抓重点,第三、四部分重点指导朗读,第一、二、五、六部分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训练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快速理解课文内容。
2、在朗读,快速默读之后,引导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各部分内容在此基础练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学生在讨论中很热情、积极发言,言语虽有差别,但基本上都能抓住所讲内容。
3、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谈谈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很多学生都能抓住重点语句,谈出自己的体会,根据学生的回答,雨来的勇敢、爱国、机智、宁死不屈的优秀品格就一一展现眼前。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抓住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在读中感悟人物的个性。
4、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概括的方法和引用原文的方法给各部分加小标题,进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生第一次进行这项练习,又是在理解内容后接着进行的,学生很有兴趣,讨论、交流。
不足之处:
1、课文较长,给予学生的朗读,快速默读的时间显得不足,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所影响。
2、生字词、多音字的学习,联系课文不紧,是在课后进行补充的。
《小英雄雨来》教学反思15这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作家管桦写的同名中篇小说,选入课文时有改动,讲的是在那战火连天、枪炮轰鸣的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明勇敢,游泳本领高强,为了掩护革命干部,机智地同敌人作斗争的故事。本文篇幅较长,因此要训练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内容。抓住重点部分导读。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地与文本“对话”,为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的精神底蕴,确认价值指向的导读目标。引领小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有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有情意的体悟与对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
这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故事性强。教学时,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课文前“连接语”的要求自读课文。然后鼓励学生用学习《夜莺的歌声》的方法也试着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因为有了上一节课的经验,先概括写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再提炼最简练的语言拟小标题,所以比较好。
接下来我从题目入手:课题中有一个关键词“英雄”,你觉得文章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雨来是个小英雄,快速地默读课文,把相关的句子画下来。在交流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相关的句子。学生谈完体会后我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表现雨来英雄的句子大多都在故事三掩护李大叔和故事四勇斗鬼子上。既然从这两个故事中就可以体会到雨来的英雄形象,那么课文为什么还选了另外几个故事呢?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这一问题。开始,学生还表情疑惑,不一会儿,用小手举起来了,又过了一会,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写雨来游泳本领高。如果雨来游泳本领不高的话,那么他很难逃脱,同时也表现了雨来很聪明,很机智。”有的说:“老师,我知道为什么要写雨来上夜校读书。因为是上夜校读书使雨来知道,身为中国人,就应该爱自己的祖国。也正因为雨来热爱自己的祖国,所以在掩护李大叔上,在与敌人的斗争中表现得那么勇敢,宁死不屈。”还有的说:“我知道为什么要写后两个故事。因为听到枪声,全村的人都以为雨来死了,都为雨来感到惋惜,雨来的小英雄形象体现得更为深刻,所以安排了第五个内容。而雨来机智逃生,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更体现了雨来的机智勇敢。”“说的多好呀!其实作者安排每一材料都是有目的的。老师更佩服你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另外,我还抓住文中的几处景物描写,一是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的美,开展小练笔,恰当地使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郑赞同学这样写到:“清晨,被朝霞染红了脸的小池塘里,鱼儿在水中慢慢地游荡。美丽的荷花不时摆动优美的身姿,好像在与朝霞媲美。啊,多美的早晨呀!”子康同学这样写到:“荷花开的时候,它展开自己那娇嫩的花瓣,非常耀眼!远远望去,静静的荷叶上就像躺着一位睡美人。风一吹,荷花就在池塘里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陈威写到:“太阳下山了,天空出现了火烧云,像一团团火焰。火烧云倒映在家乡的小河上,像许多快活的小红鱼在游动。河边的蒲公英被火烧云染上了红色,被风一吹,在空中翩翩起舞。”二是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这么美的家乡谁会不爱呢?谁会让他人任意践踏呢?也正因为如此,雨来才与敌人进行顽强的斗争。
文档为doc格式